七月的昌吉州老龙湖农场,金浪翻滚,麦香盈野。近日,一场备受关注的小麦测产验收活动在此举行。受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邀请,中保集团积极参与其中,与多方专家携手,共同见证生物农药助力小麦高产的成果。
在西部中心副主任贾金龙研究员的统筹组织下,由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植保创新团队王锡锋研究员、团队负责人王振辉博士牵头,联合昌吉州政府、新疆农业大学、昌吉农业技术学院的专家组成测产团队,对应用中保集团“阿泰灵 + 京彩”协同防控方案的小麦试验田进行严谨测产。经现场测量,创下平均亩产751.21公斤的高产纪录!
作为特邀技术方案提供方,中保集团全程配合专家组开展工作,此次验收采用多点采样称重法,确保数据真实可靠。测试数据显示,综合平均亩产 751.21 公斤,远超周边对照田块。现场专家组一致认为,这一成果充印证了生物农药在绿色高产种植中的核心价值与巨大潜力。
贾金龙副主任在总结时强调:“此成果标志着‘以生物防治替代化学农药’的技术路径在西北旱区取得实质性突破。西部中心将与中保集团深化合作,共同推进该模式在环准噶尔盆地小麦带的应用转化。”
王锡锋研究员向在场人员解析:“阿泰灵的核心价值在于其独特的免疫诱导技术——它并非直接杀灭病原体,而是通过信号传导激活作物自身的JA/SA抗病通路,使小麦像‘获得疫苗保护’般建立起系统性防御。”
他指出,这种机制带来了三重增益:1抗病谱广:同时提升对真菌性病害与虫害的抵御力。2逆境缓冲:增强干旱、低温等胁迫环境下的生理稳定性。3品质改善:光合效率提升促进灌浆充实。
同时强调,在往年雪腐病高发区域,应用区几乎未见病斑蔓延,充分体现该技术方案对恶性病害的防控优势。
“我们始终将作物健康作为植保工作的核心”中保集团新疆区域负责人在麦田现场解读,“阿泰灵如同‘植物疫苗’,通过激发小麦自身免疫系统,增强对锈病、白粉病等病害及虫害的抗逆性;京彩则构建'生物盾牌',在关键生长期形成广谱防护网。”
中保集团将继续践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初心,持续加大生物农药技术研发创新力度。未来还将推出泽纳菌肽、KT-B等新品,深度联动中国农科院专家团队,建立覆盖全疆的病虫害预警体系,以科技守护大国粮仓,让每一粒中国小麦都装满绿色与健康。从老龙湖的丰收田野到千万亩农田的技术落地,中保生物农药正用创新书写着现代农业的绿色答卷。
供稿人:北方分公司 肖山